随着中国在国际学科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高,表彰引领学术进步的杰出学者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2月2日,爱思唯尔在其科技部中国区网站上发布了《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以下简称《榜单》)。《榜单》将1651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呈现给学术界和公众,我校张洪武等28位学者入选,入选人数在中国(大陆)入选的218所机构中排名第12位。
一、入选学科机构分布
中国科学院以入选258位学者的突出表现位列第一,前三甲中还包括清华大学入选104位,北京大学入选84位。入选学者总数排名前20位的机构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入选学科机构排名(前20位)
机构名称 |
入选学者数 |
排名 |
中国科学院 |
258 |
1 |
清华大学 |
104 |
2 |
北京大学 |
84 |
3 |
浙江大学 |
78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71 |
5 |
复旦大学 |
57 |
6 |
中山大学 |
43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9 |
8 |
南京大学 |
34 |
9 |
华中科技大学 |
33 |
10 |
同济大学 |
29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28 |
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1 |
13 |
东南大学 |
20 |
14 |
华南理工大学 |
20 |
14 |
四川大学 |
20 |
14 |
山东大学 |
19 |
17 |
武汉大学 |
19 |
17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19 |
17 |
吉林大学 |
17 |
20 |
二、入选学者学科领域分布
根据《榜单》的遴选标准和方法,大连理工大学的入选学者涵盖了总共38个学术领域中的13个,图1给出了这些学术领域中入选高被引学者的总数,由于各个学术领域的侧重点和特征有所差异,所以其入选的学者数也大不相同。前三甲中包括计算机科学入选148位,化学入选123位,物理学和天文学入选110位,整体偏向基础科学领域。
图1 大工入选学科领域的学者数
图2显示了大连理工大学入选学者占该学科领域总学者的比例,其中在化学工程、通用工程、化学、环境科学、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我校实力较为雄厚、表现突出,也是我校发展最为稳定的传统学科领域。同时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材料力学、计算力学、机械工程、地球与行星科学、建设和建造、能源等领域也都具备一定领先优势。
图2 大工在入选领域中的占比
三、入选学者所在学部(学院)和一级学科分布
表2给出了大连理工大学入选《榜单》的28位学者的相关信息,从属于13个学术领域,分布在我校9个学部(学院),覆盖了12个一级学科。
表2 大工入选《榜单》的学者分布情况
学者姓名 |
学术领域 |
学部(学院) |
一级学科 |
张洪武 |
材料力学 |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力学 |
唐春安 |
地球和行星科学 |
建设工程学部 |
土木工程 |
赵云鹏 |
海洋工程 |
建设工程学部 |
水利工程 |
岳前进 |
海洋工程 |
盘锦校区 |
力学 |
李玉成 |
海洋工程 |
建设工程学部 |
水利工程 |
赵建章 |
化学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段春迎 |
化学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化学 |
陆安慧 |
化学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刘晨光 |
化学工程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梁长海 |
化学工程 |
盘锦校区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修志龙 |
化学工程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吕小兵 |
化学工程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李新勇 |
环境科学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陈景文 |
环境科学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全燮 |
环境科学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姜孝谟 |
机械工程 |
能源与动力学院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夏锋 |
计算机科学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韩敏 |
计算机科学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李洪兴 |
计算机科学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程耿东 |
计算力学 |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力学 |
张腾飞 |
建设和建造 |
建设工程学部 |
土木工程 |
胡浩权 |
能源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康飞 |
通用工程 |
建设工程学部 |
水利工程 |
阮诗伦 |
通用工程 |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力学 |
余祖元 |
通用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伊廷华 |
通用工程 |
建设工程学部 |
土木工程 |
王兴元 |
物理学和天文学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赵纪军 |
物理学和天文学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物理学 |
其中,入选《榜单》学者大部分集中在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10位)、建设工程学部(6位)、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3位)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3位)等学部(学院),具体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我校入选学者的学部(学院)分布
图4显示,入选《榜单》的学者主要从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7位)、力学(4位)、土木工程(3位)、水利工程(3位)、环境科学与工程(3位)等我校传统优势一级学科。另外在计算机上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理科学科上也有不俗表现。
图4 我校入选学者的一级学科分布
背景资料:
1、《榜单》来源
《榜单》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世界大学竞争力指标开发、数据库建设、政策分析和战略咨询的研究服务机构,其每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爱思唯尔作为合作方,为该榜单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实现。作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和医学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爱思唯尔与全世界最优秀的科技和医学团体合作出版2,200多种期刊,在线电子产品包括Science Direct、Scopus、Elsevier Research Intelligence和Clinical Key。《榜单》的研究数据来自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同行评议学术论文索引摘要数据库,提供了海量的与科研活动有关的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数据,使得对中国学者的世界影响力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成为可能。
2、《榜单》遴选
《榜单》中的入选学者采用了统一的遴选标准,即研究者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总次数在本学科所有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
遴选的具体行动路线如下:
1. 学科配额,筛选Scopus收录的所有文献中地址是中国(大陆)机构的作者,统计他们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分布,并按总数2000人计算出各学科的名额分配;
2. 在各个学科按相应名额筛选出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总次数排名最高的作者名单;
3. 排除从未发表过被引次数世界前1%论文且论文标准化影响力(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低于1的作者;
4. 排除现职工作单位是中国(大陆)以外机构的作者。
3、《榜单》领域划分
表3给出了《榜单》的入选学者的领域划分。
表3 《榜单》的学者领域划分
大工涉及领域(13个) |
大工未涉及领域(25个) |
材料力学 |
安全,风险,可靠性和质量 |
材料科学 |
地球和行星科学 |
经济,经济计量学和金融 |
航天工程 |
海洋工程 |
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 |
护理学 |
化学 |
电气和电子工程 |
决策科学 |
化学工程 |
工业和制造工程 |
汽车工程 |
环境科学 |
控制和系统工程 |
社会科学 |
机械工程 |
免疫和微生物学 |
神经科学 |
计算机科学 |
农业和生物科学 |
兽医学 |
计算力学 |
商业,管理和会计 |
数学 |
建设和建造 |
生物医学工程 |
心理学 |
能源 |
土木和结构工程 |
牙医学 |
通用工程 |
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 |
医学 |
物理学和天文学 |
艺术和人文 |
|